薪火相传再聚力,“研”阵以待备高考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4-07-10 来源:原创 浏览:3237次
分享到:
  • 01.jpg
  • 02.jpg
  • 03.jpg
  • 04.jpg
  • 05.jpg
  • 06.jpg
  • 07.jpg
  • 08.jpg
  • 09.jpg
  • 10.jpg
  • 11.jpg
  • 12.jpg

为提升教师高考研究能力,切实发挥高考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,全面分析总结2024年高考备考经验,发挥高考备考的传帮带作用,提升“三新”背景下备考工作的科学性、针对性和高效性,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75日在三楼学术厅召开了2024年高考试题分析暨备考经验交流会。

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宋奎瑞,工会主席、副校长邓伦玉,校长助理殷晓华及全体高中部教师参加会议,会议由校长助理殷晓华主持。

2021级语文备课组长黄利平从试题结构谈起,从试题选材体现跨学科综合、落实单元教学评一致、注重教考衔接方面进行了分析。黄老师指出在2025届的备考中要强化情境教学,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。

2021级数学备课组长朱俊对比分析了2021年—2024年新高考Ⅱ卷考点,指出试卷形式稳中有变,稳中有进,从素养导向和选拔导向上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。在备考中,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,进行个性化教学,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、思维能力。

2021级英语组教师杨鸿从阅读理解、七选五、完形填空、语法填空、书面表达和读后续写的题型对英语试卷展开了分析。杨老师指出英语试题的话题践行了立德树人,突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、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。在备考中要夯实学生听读写基础,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深层次理解能力,引导学生要有语篇意识,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。

高中政治备课组长孙晓婷从考点及模块、考查内容、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三个方面对高考政治试题进行了分析,总结了2024届高考备考得与失。孙老师指出,深入研究新教材新高考区域的高考真题能为备考提供方向性的指导;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,收效良好。

高中历史组教师李蓉菁聚焦到命题特色,指出历史试题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变为素养立意,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较为明显。在备考复习中,要坚持依标施教、以考促教,多创设历史情境,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、获取信息、逻辑推理、综合运用,透过现象发掘历史本质的能力。

高中地理组教师张艳丽以多维细目表的方式详细分析了2024年新高考Ⅱ卷地理试题,试题情境真实,设问新颖,重点考查地理学科必备知识、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。张老师认为在备考时,教师要在真实情境中,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与主干原理,提升综合思维能力。

高中物理组备课组长马俊认为高考物理试题注重物理观念的考查,紧密联系生产生活设计情境,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,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在复习时,要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,构建物理模型,做到学思结合。

高中化学备课组长陈叶露从试卷总体评价、考点分析两个方面对高考化学试题进行了分析,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,教考衔接紧密,深入化学学科本质,考查辩证思维与探究能力。陈老师总结了2024届备考得失,启示2025届化学备考要关注课程标准、关注教材,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落实,加强培养学生看图识图、分析处理图形图表问题的能力。

高中生物备课组长朱玉竹基于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》,结合高考阅卷感受,以体现“一核”“四层”“四翼”的多维细目表方式对高考生物试题展开了分析。朱老师指出高考生物试题聚焦真实情境问题,突出实验能力考察,必修教材占比较重。在备考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溯源知识的来龙去脉,提升思维品质与阅读能力。

校长助理殷晓华对九大学科分析教师给予了鼓励,认为老师们准备充分,分析透彻,建议恳切、精准、可行,对2025届高考复习备考有着指导意义。殷校希望高中部全体教师凝聚团队力量,在团结中奋进。

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宋奎瑞对分析教师给予了认可,老师们的分享有理论高度,既适用又实用。同时,宋校也指出,备战高考,任重道远,三年一体化备考,全体高中部教师要树立共同愿景,以高中教育精神、高中教育观念、高中教育思想、高中教育方法和高中教育知识为指导,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,勠力同行,再上台阶。

深耕精析明方向,以终为始聚力行。本次交流会的召开,充分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作用。秉承着集思广益、深入钻研的理念,探讨学科素养命题导向下的高效复习备考策略,助力备考。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高中部全体教师将继续加强学习与研究,臻于至善,为学生的高考之路保驾护航,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